由神經科學研究所(IN)的研究員Víctor Borrell領導的神經發生和皮層擴張實驗室(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和Miguel Hernández大學(UMH)的聯合中心)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放射狀膠質細胞的類型不僅比以前認為的要多得多,而且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神經發生過程同時發生在相同的大腦區域和發育的同一時刻。

Nature Microbiology:一種以前未知的免疫反應途徑
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關注痘病毒蛋白,發現了一種廣泛對抗多種病毒的抗病毒免疫途徑。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雜志上,可能最終導致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或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

Cell Stem Cell:利用類器官保護癡呆和ALS中受到的腦損傷
創傷性腦損傷(TBI)會使你患癡呆癥的風險增加四倍,并增加你患神經退行性疾病(如ALS)的幾率。在《細胞干細胞》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大腦結構(稱為類器官)來深入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如何減輕風險。

糖基化反應中的冉冉新星——蔗糖磷酸化酶
蔗糖磷酸化酶可以將葡萄糖基轉移至不同的受體合成熊果苷、甘油葡萄糖苷、低聚糖及多酚化合物的衍生物等產物,僅從參與這幾種‘重量大咖級’的產品合成反應可知蔗糖磷酸化酶生來不凡。

D-二聚體(D-Dimer)-磁微?;瘜W法學發光(AP/AE) /熒光免疫層析解決方案
D-二聚體檢測方法眾多,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ELISA)、酶聯免疫熒光(ELFA)、非增強膠乳凝集試驗、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化學發光法、免疫層析(POCT)等。針對D-二聚體的檢測,西寶生物推出2種單克隆抗體及1種抗原。

血液中可溶性免疫檢查點因子作為ICI癌癥免疫治療和評估T細胞衰竭治療效果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肺癌。目前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策略包括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因為它們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顯著的臨床益處。

《Science Advances》CRISPR-Cas9利用低溫休克腫瘤細胞靶向肺癌
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CRISPR-Cas9遞送載體,在治療肺癌方面比脂質納米顆粒(LNPs)更有效??焖僖旱委熆梢詫⒛[瘤細胞轉化為體內靶向癌癥的基因編輯工具的載體。低溫休克在保留腫瘤細胞結構和表面受體功能的同時,消除了腫瘤細胞的致病性。

《Nature Microbiology》出血熱病毒如何進入人體細胞?
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JLP Health和其他機構合作,已經確定了蜱傳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是如何進入我們的細胞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雜志上,是開發對抗這種致命疾病的藥物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