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科學家深入研究了三種廣泛認為可以延緩衰老過程的治療方法。然而,通過小鼠身上的測試,他們發現這些療法對衰老的假定影響基本上是無效的。

Nature子刊:基因修飾提高了iPSC衍生CAR-T細胞對實體腫瘤的治療效果
CiRA的Shin Kaneko實驗室開發了一種從iPS細胞(iCAR-T細胞)中生成CAR-T細胞的方法,這種細胞在實體瘤小鼠模型中具有極大的抗腫瘤活性。

一種化合物可以逆轉小鼠的腸道炎癥
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的藥物就像腸道中的主復位開關。這種化合物被稱為FexD,此前已被發現可以降低膽固醇、燃燒脂肪,并預防小鼠的結直腸癌。現在,2022年12月12日《PNAS》報道,FexD還可以預防和逆轉炎癥性腸病小鼠模型的腸道炎癥。

能一勞永逸解決從SARS到Omicron乃至未來變種?發現致命冠狀病毒共同特征!
自1965年首次分離出人冠狀病毒以來,共發生過三次最致命的冠狀病毒爆發,包括2002年冬的非典疫情,2012年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以及至今尚未結束的新冠疫情,但其他的人冠狀病毒僅會造成普通感冒。那么,為什么有的冠狀病毒更容易引發嚴重疾病?布里斯托大學領導的科研人員在最近解開了這個謎題,并可能以此為契機,開發出一種能夠打敗當前所有甚至未來危險冠狀病毒的方法。

某些形式的兒童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可以通過疫苗預防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發現,給小鼠接種一種由導致腹瀉的細菌產生的毒素疫苗,可以防止腸道損傷,這一發現為預防兒童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提供了新方法。

解答CRISPR技術核心問題:如何微調Cas蛋白質對DNA的控制
通過對Cas與DNA結合的精確分子水平機制的研究,Wang和他的同事們首次解釋了運動蛋白(RNA聚合酶)如何去除一個結合的dCas(一種經過工程改造的Cas),可以不進行切割就識別DNA序列。這一見解揭示了如何調整Cas去除,有助于未來的CRISPR應用。

Nature Metabolism:為什么節食后脂肪會增加,高蛋白質是如何幫助減肥的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翟其偉教授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節食后乳酸菌及其代謝物的增加增強了小鼠的腸道脂質吸收,導致脂肪快速積累和肥胖。研究還表明,這種影響可以通過高蛋白飲食或抑制腸道生長的特定抗生素來預防乳酸菌.

Cell Stem Cell:退化的神經元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炎癥的來源
科學家們發現,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神經元出現退化,并經歷一種被稱為衰老的晚年應激過程。這些神經元失去功能活動,代謝受損,大腦炎癥增加。研究人員還發現,針對惡化的神經元進行治療可能是預防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