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猶大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科學家已經展示了一種負責適應低氧環境(缺氧)的蛋白質是如何導致成人胎兒血紅蛋白(HbF)表達增加的

在正確的時刻停了下來:破譯減數分裂關鍵步驟的分子機制
來自康斯坦茨和巴黎的國際研究團隊破譯了控制卵細胞減數分裂關鍵步驟的分子機制。隨著他們最近在《發育細胞》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他們首次描述了兩種蛋白質“Cyclin B3”和“Emi2”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對該過程時間表的影響。

將聚光燈對準組織中的細胞,這樣RNA就可以講述它們的故事!
哈佛大學威斯生物激勵工程研究所的一項新進展克服了目前在空間轉錄組學方面的局限性,采用了一種名為“Light-Seq”的DNA納米技術驅動方法。Light-Seq允許研究人員用專屬于少數感興趣細胞的獨特DNA條形碼對全部RNA序列進行“標記”。

將諾貝爾獎技術與治療技術結合,克服CRISPR一個關鍵限制
美國西北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系統,可以為生成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機器提供所需的數據。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將Cas-9蛋白轉化為球形核酸(SNA)的方法,并將所需的關鍵成分裝入其中,以訪問廣泛的組織和細胞類型,以及基因編輯所需的細胞內分隔室。

新冠將導致未來出現毀滅性的全民腎衰竭?真相究竟如何
從新冠大流行開始時,關于新冠病毒與腎衰竭之間的關系,就已經有所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腎損傷診治專家共識》中提到,急性腎損傷是新冠病毒重要的并發癥之一。但新冠病毒造成急性腎損傷的可能性多大、新冠病毒對腎造成的嚴重程度如何,目前尚無定論。以下,我們從已有的研究出發,談一談新冠病毒與急性腎損傷。

CAR-T,CAR-NK聯合間充質干細胞,攻克實體瘤的新希望
近日《Biomedicines》雜志發表的綜述[2],詳細介紹了嵌合抗原受體細胞療法(包括CAR-T,CAR-NK)在癌癥治療領域的研究進展及其在不同腫瘤中的應用;間充質干細胞(MSCs)作為腫瘤治療載體的獨特能力以及增強CAR免疫細胞活性的可能性。幫助大家了解不同類型細胞在癌癥治療領域的發展。

PNAS:所有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
每一種現代哺乳動物,從鴨嘴獸到藍鯨,都是生活在1.8億年前的共同祖先的后代。我們對這種動物了解不多,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通過計算重建了它的基因組組織。這項研究發表在9月30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